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第1节(2 / 2)


  怎会如此,自己不是穿到了古代,而是穿书了啊!!

  采芜见到秦白萱这种反应,自是知道了这位主子估计是什么都不记得了,竟然在自己服侍的时候出了这种差错,若是公主有心追究……

  采芜心慌,她又迅速跪下,声音都带了哭腔:“殿下,是采芜的错,奴婢这便为您去寻医师。”

  看她反应这么大,秦白萱愣了愣,接着明白了,这姑娘不会将自己当成病傻了吧。

  她有些无奈,轻笑一声,伸手将跪着的采芜捞了起来:“说了不必一直跪,起来吧。宣医师前来看看也好,近来总是头疼。”

  采芜依言下去了。

  秦白萱终于有了短暂的松口气的机会,她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刚刚端着的架子消失不见。在没人的时候,她有时间来梳理自己目前还十分混乱的心情。

  自己目前,应当是穿进了一本名为《与君携手,同享盛世》的小说里,这是一本设置在古代架空历史的言情文,前一阵儿在网上还挺火。

  秦白萱也被自己的好友安利,简单的翻阅过。

  好友还特意表示,这本书和秦白萱还挺有缘,其中有个女配的名字和她一模一样。

  秦白萱看了之后,发现这个女配是个炮灰公主,刁蛮任性,性格毒辣,还有些蠢。

  她原本惹得目前不喜,差点被送去西域和亲,但又因匈奴撕毁协定,发动战争,而暂时搁置。

  之后淑德公主就被送着嫁给了战场上的受伤的残疾将军。

  可这位主一向随心所欲,父皇赐婚竟还敢想着逃婚,逃吧也没逃成,反倒在逃婚路上失足磕死了,失去性命。

  全文对其描绘的篇幅也不长,只因为秦白萱和本书女主蒋茵茵算得上是自幼长大,写她都是在写女主幼时经历时,顺便提的一笔。当然,愚蠢的炮灰女配的出现,也能更好衬托女主的从聪慧优秀。

  看完这段所谓的“缘分”剧情就让秦白萱感到有些不适了,她暗自吐槽,这破缘分,真是不要也罢。

  但由于无聊,还是撑着看完了全书。

  《与君携手,同享盛世》的确是写得不错,世界观宏大,家国大义与爱情兼顾,宫斗也很精彩,可以说剧情线与感情线描绘得都不错。整个故事在名为“鹄梁”的朝代展开,女主蒋茵茵作为丞相之女,助力自己的心上人六皇子一路从不受宠的皇子登上帝位,将原本内忧外患、长定帝留下的烂摊子重生一新,开创盛世。

  秦白萱还记得书中原主要嫁的那个残疾将军名叫霍和安,他年少成名,威赫一时。长定帝昏庸,国力渐衰微,周边国家骚扰不断,大战小战更不计其数。

  霍和安,便是这样的战争之中的传奇人物,他曾深入匈奴赴敌,曾三千军中取敌方将领首级,箭术精湛,百步穿杨。

  可这丰功伟绩并未得长定帝赏识,甚至因盛名过大而遭忌惮。

  之后的一次战争中,由于长定帝故意迟派援军,使得霍和安军队被围,差点命丧当场。

  最终被救,但还是腿受了重疾,据医师所说,可能之后都无法恢复。

  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落得如此下场,怎会让人不感到惋惜。

  金济国得知鹄梁一员猛将损失惨重,于长定八年发动战争,趁虚而入。

  长宁帝懦弱胆怯,其他将领抵抗无能,边关危急。

  在听到这一消息后,霍和安毅然决然做了决定,不顾腿伤重返沙场。

  最后这一仗虽是胜了,可霍和安永远没能回来。不过他身葬战场,或许便是他所认为最好的结局了吧。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许多读者都在评论区“嘤嘤嘤”地哭,同时都在缅怀这位将军,觉得他是书中的最惨配角。

  秦白萱看到这里,叹了口气,还默默对书中同名同姓的女主说了两句:“秦白萱啊,秦白萱,当时你还嫌人家残废,却不知他的忠义。”

  那时候还感到可惜,没想到现在就拥有了改变书中内容的能力。

  秦白萱:……这种能力,其实也不是很想要。

  那目前自己应当还是在出嫁前,还有机会。

  当她将剧情和自己目前的处境差不多理顺后,采芜那头叫的太医也已经感到。

  听得窗外有人报:“太医到——”

  采芜敲了敲门,听到秦白萱应允之后,开门入内。

  有两个打扮朴素的侍女提前进来,放下帘子,将秦白萱这头的情况给照看好。

  两位侍女:“公主殿下,小翠和小红先将帘子放下,您还有其他需要可以吩咐我们。”

  小翠和小红,这名字倒是好记,秦白萱略一颔首。

  不过这二位姑娘的名字,和采芜那种带着文艺气息又好听的名字,还是有些区别。

  太医进门,秦白萱透过帘子能隐约看到对方是个上了年级的老者。

  诊断一番后……

  太医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沉声道:“或许是之前淑德公主落水受惊所致,如今公主身体并无大碍,但还需静养。”

  “臣为公主开几味药,先服十日。”

  不过言语之中并未能保证何时能康复。

  采芜和其他侍女一同应下,恭送太医出门,接着有太监将药专门送到淑德公主殿中。

  秦白萱有些庆幸太医未看出自己的不同,只是开了点药。

  捱过了午时,秦白萱觉得周遭一切都有些新奇,用膳时看见桌上丰盛餐食差点没吃撑,不过最终还是没能全部吃下。

  到了下午,忽而有人进殿,宣淑德公主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