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章(1 / 2)





  二人加鞭急驰,行过大半个时辰,渐近夏口江州军营寨。拐过一条岔道,忽见前方路上停着一辆马车。此处正是江州军守备森严之处,一旁从谷间哨台高立,那马车却毫无顾忌地停在那里,竟无人上前驱逐。郗彦看清驾车小厮的面容,不由微笑,道:“是少卿的侍卫。”

  二人驱马近前,刚至车旁,便听一人悠悠然道:“总算来了,我已等了半日。”啪嗒一声似书卷落于案上的清脆声响,而后车帘半卷,露出一张丰神如玉的面庞,往日骄傲不羁的眉目此刻略显疲乏,想也是方从战场归来之故。

  萧少卿与郗彦点头招呼过,便将视线落于夭绍面容上,仔细望了片刻,长眉微挑,笑道:“就知道你没什么顾忌,又是男装。”他对她一扬下颚,语气懒散:“下马,上车来。”

  夭绍乍见他本也是十分欢喜,但听他开口说话,脸上笑意便是一敛:“为什么要下马?我们还赶着去江夏城见舅父。”

  “你要这样去见他?”萧少卿漫不经心地打量她一身长袍,轻轻笑道,“想必你是不愿在江夏多留的,今夜就要回邺都去?”

  此话正刺心病,夭绍板起脸,不悦:“你也要赶我走?”

  萧少卿笑而不答,只看着郗彦道:“比这女子还不识好人心的人,你见过没有?”

  “什么!”夭绍怒目。

  郗彦却已明白萧少卿等于此地的用意,叹了口气道:“夭绍,去车上换女装罢。”

  夭绍这才恍悟过来,想起萧璋恪守礼制的古板性情,又望望身上的长衣,只得依言下马。萧少卿走出车中,一身嵌纹金丝边裾的银袍于夜下格外耀目,夭绍与他擦身而过时,隐隐闻出一缕药味,目光一瞥,正望到他轻扬的衣袖下缠满手腕的绷带。

  “你臂上受伤了?”她蹙眉道。

  “无事,小伤。”萧少卿淡淡掩饰过,为她关紧车门,亲自驭车至荫蔽处,让随身侍卫走远,自己也和郗彦避退数丈外,于山岩下等待。

  郗彦轻按萧少卿的脉搏,又察看了他左臂伤处,皱眉道:“箭伤透骨,若不静养怕从此留患,再也无法痊愈。”

  “静养?”萧少卿笑意索然,拂落衣袖,瞥眸望着马车停驻处,淡淡道,“伤也不止这一处。待决战之后所有的伤一起养罢。”

  郗彦于此话下默然一霎,没有再劝,只问道:“你也去见湘东王?”

  “是,父王命去回复今日战事,除此以外,怕也要问罪我扣留御旨一事……”萧少卿语气疲惫,微阖双目倚向身后山壁,喟叹道,“说起来今日一战着实惊险,你我前段日子猜测对岸乌林水师调动的去向皆是错了,原来殷桓早已知晓怒江东岸唯白潼易攻难守,也幸有迟空早来了几日,熟知荆州军擅火攻,我们防备才没有太过失措。不过即便如此,白潼浅滩上竹林茂盛,殷桓借风引火,今日险些烧了三座水门。如今虽暂时守住了,死伤却是惨重。接下去该如何布署白潼一带,我却也伤脑筋。”

  “竹林?”郗彦目光一闪,斟酌不语。

  .

  一时二人各有深思,静默中,只听那边车门一响,夭绍换了裙裾走下来。

  “衣裳正合身。”她朝二人站立的方向一笑,孤身等候车旁,微风吹过鬓发,一束青丝徐徐垂落颊侧。马车悬挂的风灯洒落一地碎光,衬着那身浅绛色宫裙、微风中轻扬的乌发,正似一幅柔和静美的画卷。

  萧少卿与郗彦目触此景,心中皆有感慨,不约而同地在原地伫立了半晌,才迟迟走过来。

  夭绍低头整理衣袖,问萧少卿:“你军中何故有女子衣裳?”

  “军中自然不会有,这是刚让人去城中王府取的,我阿姐的衣裳,”萧少卿目光微垂,注视她不曾被衣袂遮住的锦靴,须臾才续道,“还是略短了些,上次分别时我记得你和阿姐差不多高,如今看来,你又长高了。”

  语中似有说不出怅然,夭绍不愿深究,只想起自己昨夜见谢粲时亦说过同样的话,忍不住微笑,端然俯身一礼,道:“多谢憬哥哥。”

  萧少卿看着她,心中悄然一叹。

  夭绍随意将长发绾了一个鬟结,对郗彦道:“我穿成这样,骑不了马了。”见郗彦点头之际有迫不及待的嫌疑,冷冷一皱眉,又道:“你寒毒刚发作,本也不该这样颠簸。”说着,再转顾萧少卿,笑问道:“不知憬哥哥能载我们一程么?”

  萧少卿笑道:“求之不得,我臂上初伤正不能骑马,有二位相陪,倒也免得孤家寡人的寂寞。”言罢,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郗彦,转身先入了车中。

  夭绍自坐骑上取过随身包裹,弯腰入了车内,坐在萧少卿身边。萧少卿倒了茶汤递给她,盯着她护在怀里的包裹,奇道:“什么宝贝?”

  夭绍瞥了瞥刚入车中的郗彦,悄声道:“是能起死回生、救人性命的宝贝。”

  她虽这般故作神秘,然眸中波光流动,正是微微的喜悦,显然并非是胡乱戏言,萧少卿心中一动,想起一物,目中亦起喜色。郗彦闻言却只是一怔,声色不动,在二人对面坐下。待马车驶出后,他才不知从何处取出一个盒子,放在车内矮几上,打开,竟有香气扑鼻,引得夭绍更觉饥饿,看向盒内,却不过是几个裹蒸香药、松子、核桃仁的糯米玉带糕。

  夭绍愣了片刻,抿唇一笑,将食盒捧过来,挑了一块玉带糕递给萧少卿,便自挪去车中角落,微拨车帘,边看道旁夜色,边慢慢吃起来。

  玉带糕嚼在唇齿间,芳香漫溢周身。夭绍低头微笑,只觉平生所食珍馐无数,却皆不如今夜这盒寻常的玉带糕来得甘甜沁心。

  .

  至江夏城时酉时已过,南城门却未关闭,放任马车驶入城中。及到王府,等候在角门的家仆望见萧少卿,忙迎上前道:“小王爷,临湖轩中晚膳已备,王爷让您陪郡主与郗公子先去用晚膳,膳后再至书房相见。”

  萧少卿颔首,眸光略抬,望见前庭堂上灯火灿然,问道:“父王有客?”

  “是,”家老道,“王爷正在招待北方来的贵客。”

  北方来的贵客?――萧少卿心中一动,与郗彦对视一眼,满腹的心事不免又沉了几分。自几日前采衣楼叙过之后,二人皆知在此事上,对方顾虑并不与自己全然相同,于是各自沉默,并不多谈一字。临湖轩中用膳时,气氛悄寂沉沉,连夭绍也没有一句多话,只斜倚栏杆望着轩外清湖,欣赏星光天河倒映水面的粼粼波光。

  终是王府总管的到来打破静寂,招呼三人道:“小王爷,郡主,郗公子,王爷已在书房等候。”

  “知道了。”萧少卿起身,领着郗彦与夭绍至书房。

  萧璋方才招待来客多饮了几杯,此刻坐在书案后榻上,歪靠着软褥,眼眸阖闭,面上微有酡红。虽是养神的姿势,然他眉宇微凝,似在入神思索着什么,连三人入室的脚步声也未察觉。直到萧少卿上前唤了声“父王”,萧璋方醒过神,睁眼望着面前三个年轻人,目色略显迷蒙。

  “坐罢。”他揉了揉额,端起案上醒酒茶喝尽。又拿起肘侧放着的湿丝帕拭了拭双颊,被窗外夜风吹拂,才感觉神思顿清。再抬头时,目光便直视夭绍,面容冷肃:“夭绍,你此趟来江州――”

  话未至正题,那女子竟盈盈一笑打断他:“舅父,阿姐有信让我带给你。”说着将一封书函呈至萧璋面前,未了还不忘道一句:“千辛万苦送信来江州,夭绍终也不负所托。”

  舅父――这九年来每次见她,不过是冷冰冰一句“湘东王”,何曾有过这样亲切的称呼?萧璋略有不适,一时手捏书函默然不语,面色阴晴变幻了一番,才道:“你抗旨不回邺都,就是要来江州送信?”

  “这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因,”夭绍微笑道,“不过我也另有几件放不下心的私事,需要来江州亲自处理。办完这些事,我便快马回邺都,自入宫省向婆婆请罪,从此侍奉她膝下,再不离半步。”

  “放不下的私事?胡闹!”萧璋面容一沉,将明妤的信函放下,冷冷看她,“你能有什么要紧事?如今江夏战事频繁,来往之间皆关家国社稷,你一女子出没在军营重地,成何体统?此处不是邺都,不容你肆意乱行,一旦扰乱军心,便是罪无可恕!”话尽于此,也不容她反驳的余地,直接道:“今夜暂住王府,明日一早便回邺都,此事无须再议。”

  夭绍笑容淡去,不慌不忙道:“夭绍不回。”

  “什么?”萧璋怔了怔。此生还从未有人敢这般明目张胆地违背他的命令,当下怒色已至眸底,将要发作时,萧少卿插话道:“父王,夭绍不是不懂事的女子,她或有苦衷。”

  “苦衷?”萧璋重重一哼,恼意压抑不住,厉声叱责道,“此大半年她南北之间到处游玩,随心所欲,行止无规,何时还有郡主的仪态,何时又顾念到宫中病重的外祖母?不忠不孝,大逆不道!”

  “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夭绍闻言面色发白,心头酸楚翻滚,眸中水雾骤然积蓄。瞥眸看向郗彦,模糊视线中只见他神容不动地安然饮茶,不由怒火中烧,双膝一屈跪在萧璋案前,自随身包裹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呈给萧璋,笑道:“湘东王训斥极是,夭绍的确恣意妄行,贪玩成性,此前数次违旨,不仅行规举止不符郡主尊仪,抗旨的死罪也早犯了,夭绍心甘情愿领受责罚。只不过我游玩北朝时意外得到这枚血苍玉,听说可治百病,因我贪玩成性,又兼心中好奇,便携来江州,看能否一治郗元帅身上的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