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5章(2 / 2)


  郗彦淡淡道:“因为她怀了子野的孩子,那是慕容氏的孽胎。”

  听他以这般平静无温的话语道来,夭绍容色发白,愠怒道:“孩子还未出世,那么无辜,有什么错?”

  “他有什么错?”郗彦眉目冰冷,惨淡一笑,“他只错在姓为慕容。”感同身受,九年前腥风血雨一霎遮蔽眼眸,瞳仁间有寒锋闪过,顷刻便涌出冰雪极地的苍凉孤寂,脸上戾气亦愈见深浓。他低头,运力将丝绡于掌中化为碎末,任风吹散雨中。

  夭绍愣愣看着他,亦知方才迁怒甚过,心中虽难受,却又无力再去抚慰。只轻轻靠上他的肩头,抱住他,泪水自眼角渗入他的衣襟,风吹过,渐成湿凉一片。

  “莫哭了,”他语气柔和下来,双臂拥着她,低声道,“也别再胡思乱想了,事已至此,所有人都无路可退。去睡会吧。”

  夭绍点点头,止住抽泣,轻言道:“子野在翼北失了行踪,虔伯父他们都很着急,让你通知各地云阁帮忙找寻。”

  郗彦道:“我知道,这就传书各地云阁。”携她入室,让她在榻上躺好,拉了锦被盖在她身上,将走时,手却被她拉住。

  “放心,我不走。”他在榻边坐下。

  夭绍这才闭上眼眸,面色很是疲倦,静默了一会,又幽然开口:“阿彦,为什么每次政变争伐,我们,还有我们身边的人,都要在这些混乱的漩涡中遍受折磨?为什么命运的喜乐从来与我们无关,悲与哀倒与我们如影相随,再也摆脱不得?”耳边不闻他的答话,只是握住自己的手,微微紧了紧。

  夭绍唇弧轻弯,轻道:“也是因为我们的姓氏么?出身世家,封侯袭爵,受百姓敬仰供奉,就必须心惊胆战承受天下之责?只是如此的话,为什么世上的每次战乱也都由我们带来,百姓们也总处在杀戮和痛苦中,而从无欢乐与安定?”

  他依旧沉默,她也筋疲力尽,在等待中睡意渐深。似在梦中,隐约听到有人在耳畔低声道:“以后,再不会有了……”

  不会有什么?她却茫然。

  阿姐仍在洛都宫阙,大哥仍在中原战场,苻子徵仍去了邺都游说。

  她身边许许多多的人,迟早还是一番生不如死的煎熬。

  包括自己,还有他。

  ――这一切都是轮回。

  .

  翌日清晨,谷中山鸟啼叫声啾啾唧唧,夭绍不堪所扰,睁眼醒来。惺忪中迷蒙了片刻,望着透入窗纱的阳光,恍然才知雨过天晴。

  郗彦已不在室中,想是回了军营,夭绍亦不多想,如往常一般,下榻洗漱,至庖斋准备早膳。

  前庭堂上嬉笑声不断,两个小童稚嫩的嗓音活泼灵动,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夭绍湿冷一夜的心这才似被阳光射入,情绪微微舒解,捧着膳食,走出庖斋。

  岂料至廊下,抬眸竟望见那身淡青衣袍。郗彦静立堂外,修长的身姿沐浴在晨光下,温暖而又和煦。许是听到夭绍的脚步声,他回首对她笑了笑,而后倒负着手,继续倾听堂上的动静,目光柔软,唇角微扬,神色异常温和。

  夭绍走过去,正要询问,耳边已传来堂上两童子清脆的声音――

  丹参道:“我有青藁。”白芷以糯糯软软的声音答道:“我有紫葳。”丹参又道:“我有青黛散。”白芷道:“阿兄,我有红蓝花呀,算对上了么?”

  丹参白她一眼,道:“勉强算吧。”

  白芷很高兴,踮起脚把手中一束红蓝花小心翼翼放到墙侧架子上。

  “原来是斗草,昨日斗了一日还不够。”夭绍摇头,无奈看着堂上那两个小童边收拾昨日弄乱的草药、边对答不停,目光一转,忽看向郗彦:“我们小时候也常这般,记得么?”

  郗彦微微一笑,注视着她,轻声道:“木鳖子,黄药子,使君子,覆盆子。”

  夭绍一怔,随即含笑应答:“牵牛子,白附子,预知子,漏篮子。”

  郗彦再道:“龙胆,白头翁,紫参。”

  夭绍应道:“虎杖,金星草,黄连。”

  “大蓟,小蓟。”

  “大青,小青。”

  “丹参。”

  “白芷!”

  夭绍话语方落,郗彦还未开口,室中两个小童听到自己的名字,一脸狐疑走出来,扬起脸看着二人:“叫我们么?”

  “是,用早膳啦。”夭绍垂首一笑,将膳食送至堂上。

  郗彦站在堂外,看着夭绍与两个小童摆放碗箸。堂上那少女容色柔婉,目光流盼间,神采依稀如初。只是眉梢处仍有几分忧愁,如凝结一般,即便是方才与他斗草笑意盈盈时,亦不曾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谋兵

  怒江源起蜀西岷山,浊浪滔滔,下夔峡而抵荆楚,江陵为之都会。

  自战国起,此处便是四战之地,为诸侯所争霸业之资。前朝晋室一统天下,荆襄十三郡通衢诸州,户别百万,控带梁、益、宁、交、越五州,堪称分陕重镇。百年前萧氏趁乱而定江左,荆州为国西门,北邻强国,西对劲蜀,苍山茫野间,周旋万里以筑邺都屏障,民风劲悍,士卒尤为善战。

  开国太祖帝曾言:荆襄强藩,世治则竭诚本朝,世乱则匡济一方,为社稷存亡忧地,绝不可轻怠。因此历代历朝出镇荆州者必为当权者心腹,虽为戎武之地,藩任刺史却无一不为江左高士。以文而治虽是断了内患,外患却由此滋生不断,尤以三十年前庆宁帝一朝为最,西蜀与北朝联兵,连夺荆西六郡,兵甲顺流而下,直指邺都。满朝慌乱,人人怯于自保,而当时出镇豫州的沈弼不过为仕途新秀,却挺身而出,与北府统帅郗珣带甲二十万,截江横陈,血战北朝与西蜀劲卒,免国于危难。此战胜后,沈弼与郗珣掌权中枢自不必说,而荆州使君之位也自此沦为武者囊中物。

  自最初为任的鹰扬将军裴道豁算起来,三十年风云变幻,因朝中势力角逐、派系分明,荆州也非世外之地,藩镇者无一任可逾三年。而第八任荆州刺史、卫将军殷桓,却显然是这些人中任职最久的。

  掐指算算,永贞四年至今,已然九载。

  草木再无情,风雨再冷漠,历经九年光阴,对殷桓来说,江陵城里里外外,每一颗人心,每一丝空气,都已烙上了殷氏的刻痕,这里的甲兵精骑,这里的良田沃土,俱是自己辛苦经营所得,绝无他人再可轻言占有。

  暮晚细雨霏霏,江陵城长街上人影萧条。往昔通衢南北的都会,此刻在不远处弥江烽烟的压迫下,早褪去了旧日的浮华与繁盛。城北贺阳侯府亦是池馆静深,数重楼阁掩映在葱郁林木中,风灯摇晃出幽柔的光线,织影迷蒙如画。

  殷桓立于府中高阁,看着风雨中隽秀的城池,默然回味过往一切,心底似被某种眷恋深沉的情绪堆得满满,曾几何时驰骋沙场不顾一切的果敢与决绝,在这软风凉雨的吹拂下,再一次淡然远去了。

  身后楼梯上忽传来脚步声,殷桓未曾回头,低声道:“湘儿如何了?”

  来人沉默了片刻,道:“已经醒了,只是还不肯吃药。来治的大夫说――”声音淡柔,清和中却又透着女子鲜有的刚毅,话至此处,她停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