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1 / 2)





  诸将至此才恍然明了全盘大局,细想原委,分兵布署恰是得当,不由皆默默点头而赞。

  案上烛火燃了一夜,正慢慢歇灭,一缕余烟飘过,曛入眼眸。郗彦揉着眉心,宁息闭目,似又陷入了思索。半晌,终于开口:“谢粲。”

  谢粲等到此刻才闻传唤,正憋得一肚子的气恼霎时转为欢喜,忙大声应道:“末将在!”离座跪地,举止有力,满怀期待地看着郗彦。

  郗彦睁开眼,静静注视他片刻,才说道:“诸军兵动后,你率五千骑兵于江畔等候。五岭山中信号一旦发出,立即提兵攻打云陵城。此举既要牵制敌兵、切断敌援,又要抵挡城中留守兵力,须万无一失,保我大军后顾免忧。你,可能做到?”

  谢粲浓眉上扬,面庞绽光,额角灵凰灵气充沛,似夺然欲飞。他傲然一笑,重重颔首应承:“末将若放走一个敌兵至五岭,便甘愿军法处置!”

  郗彦再望他一眼,墨瞳中隐隐掠过一丝笑意,也无多话,颁下令箭。

  .

  军令皆下,诸将鱼贯而出。独钟晔默默坐在原位,垂眉低目,一动不动。阮靳笑望钟晔,打趣道:“钟叔连日劳累,坐着也能入睡不成?”

  钟晔蓦地抬头,喝道:“老夫尚未年暮,行军打仗,冲锋陷阵,即便五日五夜不阖眼亦无困意!阮公子休要玩笑!”

  此话说得声色俱厉,阮靳一懵,片刻反应过来,才知误捋了虎须,不由暗喊冤枉,陪笑道:“是阮某言错,钟叔勿怪。”而后瞥了瞥郗彦,神情极为意味深长。

  郗彦并不动容,阮靳摇头一笑,自避去舱阁角落,举起书简,装模作样地翻阅起来。

  舱中沉寂一刻,郗彦微笑出声:“不让你攻打云陵,钟叔心中是怨我?”

  钟晔道:“元帅军命已下,末将并不敢怨,只是……”他低了低头,沉声道:“少主应该明白,钟晔并不是因私废公之人,何况陆宁如今与殷桓沆瀣一气,当再无旧情可说。如此战须诱敌深入,由我领军前往攻城,或得事半功倍之效。”

  郗彦唇边轻扬,淡淡道:“钟叔识人有误。”

  “什么?”钟晔疑惑抬头。

  郗彦低声叹息,道:“钟叔昔日也随父亲南下作战,应该明了此间地势,巴陵、云陵,无论谁得二镇,都可系控荆湘。如此险要地势,殷桓不知?陆宁不知?且如今巴陵守兵绝不比云陵,陆宁却驻兵不动,为何?”

  “这……”钟晔也困惑起来,推算道,“陆宁不攻巴陵,或因此域水流与江夏不同。一来夹地汇流处,水势莫测;二来,洞庭水线于梅雨之际泛滥上涨,他若攻巴陵,便是逆流而上,于战不利。”

  “钟叔所言不错,这也许是他顾虑之一,”郗彦道,“但据细作探知,殷桓久攻江夏不下,也曾想过自巴陵突破。然每一次都被陆宁以种种理由推脱。依我猜测,陆宁虽对殷桓忠心,却也只是为他坚守云陵不被沦陷,却不想引兵直面朝廷的军队,想来此人对朝廷仍有十分的顾忌,良知犹存,并不同殷桓逆反之心。”

  钟晔听到此处,隐隐恍惚过来,再寻思一会,笑道:“少主原来是担心,以我和陆宁的旧交,若我去诱敌,他会手下留情?”

  郗彦道:“他是否真存恻隐之心尚在其次,只是此战不是儿戏,为免纰漏,断不可有万分之一的侥幸。再者,眼下另遣你去洞庭,也有重任。”

  钟晔忙起身听命,郗彦道:“此次南下的两万将士中,独风云骑熟悉水战。五百战舰至洞庭后,一可迷惑陆宁,以为北府大军于外,褚绥无援,势必全歼之,如此才能行诱敌之策;二则,你佯动洞庭湖面,亦可吸引凌蒙的注意,牵制住洞庭水军,如此一来,待我取下云陵,便可乘机绕到凌蒙之后,断他退路,与你两面夹攻;三则,义桓哥哥观测风云,今晚东北风大盛,那五百战舰半数中空,内藏火石薪草,对敌时引火燃舟,火攻凌蒙水寨,必得奇效。”

  “是!”钟晔揖手,心中欣慰无限,微笑道,“少主计谋无穷,主公在世,也不过如此。”

  郗彦却无任何感怀之色,抿了抿唇,容颜微冷。垂目沉默了一刻,轻道:“去罢。”

  “少主此战保重!”钟晔手扶佩剑,再行了一礼,方才出舱而去。

  楼船轻动,离岸北上。阮靳靠在窗旁看了会雾色,略感凉意。关窗转身时,正见偃真热了酒送进来,因而笑道:“一大早的,送什么酒?此次是奇袭,行动隐秘,无须壮酒誓师。”

  偃真道:“阮公子玩笑了,这是行散之酒。少主待会既要亲自领兵,寒食散还是早些吃了较好。”见阁中光线晦暗,便重燃了灯烛,从袖中掏出药瓶放在书案上,唤郗彦:“少主,用药了。”

  郗彦却置若罔闻,背对着他站在剑架之前,手轻抚剑鞘。笼罩剑身的幽淡青光凉如水泽,正映着他修长的五指,冰玉一般的透明。

  偃真等过良久,无奈,只得使出与往日如出一撤的法子,略略提高声音,问阮靳:“阮公子,郡主在这酒囊里装的什么酒?这酒香实在醇烈,闻得馋人。”

  阮靳躺在榻上,漫不经心道:“上古桃花酿。”他卷了卷手中书简,微微一笑:“这酒倒没什么。倒是夭绍另有叮嘱,说道某人若不按时用药行散,便写信告知于她,她会亲自来军中劝药。”

  “如此--”偃真眸含笑意,看着郗彦缓缓转过身,低头吃了寒食散,又拿起酒囊去了里阁,这才放下心。

  “人道是药三分毒。醇酒美人,何尝不是如此啊?”阮靳从书卷中抬起头来,看着紧闭的阁门,笑叹悠悠。

  .

  北府兵于巳时在五岭之侧登岸。江畔有一哨兵营,雾中听闻动静有异,近前查探,未曾看清远处庞然大物的轮廓,近百士卒便被迎面飞来的箭簇锁住咽喉,惨叫未出,瞬间扑倒于地。

  除却钟晔带走的五千人,北府另一万六千余将士俱在此处上岸。万匹战马从下舱牵出,皆以布裹蹄、以佩衔口,悄然拉上岸边。沿江只留下两百战舰,钟晔麾下三千风云骑水利精湛,乘风携走五百楼船,不费吹灰之力。

  褚绥领着五千精兵绕过五岭山,伺机高坡之下。巳时过半,听闻空中响箭鸣镝,褚绥一马当先,喝声如同惊雷,率众杀至云陵城下。铁蹄骤如泼雨,铁衣泱泱袭来,恰如天兵而降,云陵城守兵一时无措,箭阵下亡命无数,不过一刻的功夫,竟让北府将士夺下两座碉堡。如此攻势赫然惊人,杀伐声穿透山岭从谷,阵阵回荡,白雾中如有万千厉鬼哀嚎不止。城内城外战鼓紧擂,直掩云端,稀薄的阳光不知何时劈入浓雾,映着到处飞腾的血光,更似闪电过眼的刺目。城中百姓一早平和的心境眨眼乱成沸水,城外此刻的情形不需细想,那战乱下的嘶吼之凄烈已然能令人魂飞魄散。便是久经沙场的陆宁,闻讯赶往城楼,俯望碉堡之外,如潮黑甲正似乌云扑顶而至,那样摧城欲裂的气势,令陆宁也为之震愕良久。

  城下的厮杀声掩住了江畔兵动,韩袭、蒋庶分兵长壁两侧,于葱茏草木间,静静埋伏。郗彦与谢粲绕兵至五岭山外,于高处默望云陵城下的战事。未有半个时辰,陆宁屯于城外的精兵营已救援至城墙前,战事因此愈发激烈,马鸣、箭啸、哭号、呼喝混成一团,激荡着整个山岭都在动摇。笼罩草木江河的雾气也似为之颤抖,一丝一丝,在渐盛的阳光下慢慢消融。

  战事僵持至正午,日行晴空,城外山川一览无余。陆宁终于看清来敌的人数,再得知江畔停留不过两百战舰,另有洞庭来报,五百北府战舰游梭在洞庭水面上,他这才微微喘出口气,以为后顾无忧,亲自领兵出城,集兵合围,欲聚歼褚绥所部。

  因没有了雾气遮掩,来时锐气至此也消磨殆尽,褚绥战得艰难,且战且退,终于临阵不敌,臂上被陆宁副将划出一个血淋淋的口子,忙掉拨马辔,从东南杀出一条血路,挥师后退五岭山。

  陆宁好不容易扭转战势,自然不肯放他逃离,领兵紧追不舍,近万将士跟随其后,涌入五岭山中。褚绥逃至长壁道,两面绝壁相峙,前方谷口甚浅,仅容得下一马单行。前无去路,北府士卒停驻山间,不得不转身对敌,横刀胸前,凝神戒备。陆宁只当敌人已成瓮中之鳖,心中甚为畅快,扬起长剑,正要下令斩杀屠尽、一个不留,却不料当头一股山风自上飘拂而下,含带一缕轻微的暗啸。抬起头,方见是一道利箭逆光飞落,陆宁逃离不及,头侧开,箭簇擦脸坠落,瞬间血流满面。

  “有埋伏!”士卒惊愕大呼。

  岩壁上风吹草动,阳光当顶照下,正见数千弓矢于青翠草木间寒光浮动。

  “回撤!”陆宁忙勒马转身。

  正在此时,山道外却传来一阵马蹄轻纵,恰是直通城中救援的方向。陆宁心中更存了几分侥幸,缓缓转过脸。目触来人,未曾染血的半张面庞瞬间颜如死灰。长壁山口之外,一队队骑兵雪甲皑皑,自山侧阴翳中驰入阳光之下,青幽的山道间顿时碎光明晃。

  驰马在众骑士之前的将军虽也着白甲,然背上却另披一黑绫斗篷。头盔下是一张美玉铸成的面庞,眉目隽秀深刻,神情淡而孤寒,却全无出自烽火硝烟中诸将惯有的凶狠之气。

  陆宁盯着来人的面庞,一时心胆俱裂,腿脚颤了颤,险些滚落下马。

  “少……”他喉中哽了哽,不能成音。

  郗彦容色却无任何异样,轻轻颔首:“陆老将军,许久不见,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