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7章(2 / 2)


  夭绍吃惊:“就这么简单?”

  “简单?”郗彦微微一笑,阖上双眸,衣袂飘飞出去,手臂轻扬,指间便夹带数片悄然飞落的枯叶,“等你做到这一步再说罢。”他挥了挥衣袖,枯叶流线般急速射出,落入繁密的林中。藏在枝桠间的无数飞鸟无辜地扑腾着双翅飞出,在他减弱的力道中惊魂未定地四处飞散。

  ?-------------------------------------------------------------------------------------------------------------------------------?

  ?-------------------------------------------------------------------------------------------------------------------------------?

  十月初,青、兖二州水军已由河内溯流急进至河东,此后由济河渡至分流渭水,不过数日之事。然前方斥候密报传入鲜卑中军,却是青、兖水军于首阳山下安营扎寨的消息。北军水师半途下寨,司马徽所拥诸州府兵于三崤山脉至函谷关连营百里,亦无兵动的迹象。商之和郗彦推测水师暂停西进,是因秋末西北风日紧,唯恐鲜卑军火烧漫河,水军到时无可避退,方才停军稍整于河东。而司马徽则以潼关为屏障,意图将鲜卑军牢牢拒于济水以西,拖敌疲惫,以期后发。

  双方搏斗心智,虽无烽火连天,却另有乌云摧城的阴郁无底。

  郗彦已连日未回竹居,夭绍在深山练武采药,虽从不曾有意去探听天下诸事变动,然沐宗每收到东朝来的一封密信,便总在闲谈岔聊中将中原大势清清楚楚地说给她听。夭绍明白他这样做的背后藏着谁的担忧,亦明白谢氏于北朝的部署必然要由自己牵引而出——即便对诸事已心知肚明,她却有意不露声色,徒留沐宗日以继夜地长叹。

  这晚入夜前,郗彦又差了离歌上山,说军中事急不回,让夭绍早早休息,不必再等他。

  离歌传完话便要离开,夭绍却唤住他道:“稍等。”入室换了男装,将郗彦换洗的衣服打成小包裹,又拿了这日午后做的几份糕点,随离歌一同下了山。

  至中军夜色已降,营帐间连绵篝火映透天际。深秋的寒风吹拂面庞,北方山野干燥的空气中溢满粟米蒸熟的香气,想来正是造饭的时刻。

  此间本该兵歇马乏全军用膳,然夭绍和离歌刚入行辕,便见一支上千人的骑兵长喝着疾奔而出。泱泱铁衣映照连营火束,寒甲湛光着实耀目,当头的一位将军英华满面,无须任何令牌旗帜,两旁士兵望之便无不避退数丈外,让出一条任他驰骋无忌的大道来。

  离歌亦拉着夭绍退至道旁,那将军经过时,深看了夭绍一眼,又对离歌点了点头,双腿紧夹马腹,踏卷一路烟尘飞纵而去。

  待千人兵马过去,激扬漫天的尘土这才淡散,夭绍落下掩住口鼻的衣袖,拍了拍衣袂上的灰尘。

  近两日中军调动异常频.繁,夭绍在山上早望得分明,因而并不以为意,只是刚刚那将军望过来的目光着实深刻,让夭绍有些茫然,问离歌:“方才何人?”

  “是拓拔将军。”

  “拓拔轩?”夭绍了悟,原来是他。

  彼此久闻大名却从无一见,即便是那两日与郗彦暂歇前锋营,也没有和他碰面的机会,却不想今夜在中军乍逢。只是刚才他那一眼望过来却并非仅仅是初逢的意外,似乎还有些许的冷淡和嫌恶——为何如此,夭绍纵是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

  离歌领着夭绍至帅帐前,刚要入内通传,便被一名急匆匆赶来的偏将唤走。离歌临行前道:“彦公子正与主公在里间商事,郡主自行入内并无妨。”话虽如此,夭绍入帐前还是望了望四周守卫。那些人都是久随商之身边的贴身侍卫,对夭绍并不陌生,无一句问询,掀开帘帐便请她入内。

  岂料入帐后里间并无一人,明火燎昕,照着两侧诸多将座案几上或满或剩的茶汤,便知军中聚议刚刚散去。

  夭绍尴尬地环顾左右,将携来的包裹放在一旁,轻轻咳嗽一声。

  “谁?”里帐传来一人的低喝,不等她回答,又冷冷道,“出去!”

  夭绍无措地站了一会儿,才道:“是我。”

  里帐那人沉默下来,片刻,轻声道:“我就出来。”而后依稀听得衣裳悉悉索索的声音,夭绍未想他是在里帐更衣,脸上一烧,正要出帐,鼻间却闻到清苦浓郁的药味,忍不住问:“你受伤了吗?”

  他又默然顷刻,才道:“无大碍。”

  话音刚落,帘帐哗然微动,他惊讶转头,竟见那女子已走入里帐,目光落在他后背未曾愈合的伤口上,怔然不动。商之侧过身,手臂急急地要伸入衣袖时,不妨衣领上金镶的襟针划过伤口,血再次涌出,瞬间将雪白的里衣染红。

  “这并不都是新伤了,为何不治?”夭绍上前止住他穿衣的动作,面无一丝异色,“医患之间还须回避么?你之前为我治腿疾的时候,怎么又不曾回避?”

  商之抿唇无言,仍从榻上取过外袍,罩在身上。夭绍无奈地看着他,从袖中取出素日练武备用的粗布,蒙住双目:“如此,你可自在些?”她将手伸到他面前,轻声说:“把药给我罢,后背那边的伤口你够不着。”

  “夭绍……”商之皱眉,“不必了,我稍后让军医来治。”

  “你若肯让军医来治就不会拖到今天了。但凡一个鲜卑人都把你当作无伤无痛的神,他们不记得你也是个凡身肉体,难道你自己也忘记了么?”夭绍轻叹一声,问,“尚,你还记得第一次见面,对我说过的话么?”

  商之怔了怔:“什么?”

  “你说,十指连心,而且又是这般地灵活慧巧,就此伤残了岂不可惜?”夭绍柔声劝道,“我当日不过小小指伤你却如此说我,而今你担系鲜卑一脉的荣辱存活,所有鲜卑族人都渴望你的庇佑,你却为何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不愿军心动摇,不愿族人担心,不愿劳烦阿彦,我却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你也不愿劳烦我么?”说到这,她顿了顿,微笑道:“就算让我报答你当日治我蹆疾之恩也行。”

  商之在她的话下无从拒绝,只得拾起榻侧的药瓶,递给她:“有劳。”

  他褪了上衣坐在她面前,任她蒙着双目在他的伤处上下摸索。她以清水缓缓擦洗伤痕,而后在掌心洒下药末,揉匀,轻轻覆盖在伤处。

  “纱布。”夭绍又伸手。

  商之将裁剪好的纱布递给她,夭绍指尖灵活柔软,仅凭着方才一眼的记忆不差分寸地将所有伤处包裹妥当。

  商之穿上衣袍,笑了笑:“你近日耳目之聪练得不错。”

  “是,”夭绍得意,摘下眼上的粗布,“以后但凡换药诸事,尽可来找我。我的医术虽不比你和阿彦,但也是你们亲自调教出来的,不同军医粗鲁。”想想,又煞有其事地以医者口吻叮嘱:“切记养好旧伤,此外,我不希望你身上的伤再多一处。”

  商之微笑道:“好。”

  夭绍与他走到外帐,这才问:“阿彦怎么不在这里?”

  商之道:“褚绥领了风云骑已至中军,阿彦现在右翼营中。”唤了一名侍卫入帐,对夭绍道:“让他带你去右翼营帐找阿彦罢。”

  “那我就先走了,”夭绍拿过包裹,又将一半的糕点留下,“我做的,你别嫌弃。”

  她一笑与侍卫离去,商之望着案上堆叠一处的糕点,拾起一块,放入嘴中。松子裹蒸的糯米含着馥郁果香融化在舌尖,商之闭上眼眸,心中乍暖乍寒,旧事一幕幕掠过眼前,所有的温馨却在不可自抑的心冷中幻成千里冰流,一丝丝地淌过周身血液,凝封所有过往。

  ?

  风云骑暂歇中军右翼营,侍卫领着夭绍找到郗彦帐中时,阮靳正与他对着案上一张明黄帛书低声密语。褚绥在下首用晚膳,大口嚼咽,吃相毫无,望见夭绍忙抹了抹嘴,起身行礼:“郡主。”

  夭绍笑盈盈地受他一礼,抬手虚扶:“劳褚将军多日奔波,辛苦了。”

  “不敢。”褚绥低着头,以外臣身份不敢多瞧夭绍一眼,亦不便在帐中久待,然心中着实惦记未用完的膳食,趁夭绍和郗彦说话的时候,伸手抓了两个笼饼,告退出帐。

  郗彦对夭绍的到来并不惊讶,只是道:“我待会还得去尚那儿,你今夜呆在这里怕不方便。”

  “我只是来看看你,稍后还回去。”夭绍将他换洗的衣服取出来,又将糕点装在盘中,送到案上。

  阮靳就着茶汤吃了一块点心,对夭绍的手艺赞不绝口:“从不知道谢氏的女子还能下庖厨,且有这样手艺。小夭,你回去也教教你阿姐。”

  夭绍道:“我这是无聊才做的,阿姐是女子中的大丈夫,要执掌沈氏一门里外诸事,只怕不会拘泥于针黹庖厨等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