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她有一个初步的设想,需要用到工匠,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曹操,与此同时,曹操也在进宫的路上。

  曹操甚至没有骑马,他坐着牛车,带着一叠纸张,心里砰砰地跳。

  一叠纸张分量轻轻薄薄,拿在手里却重如泰山,曹操不是一般的工匠,他从一开始就很明白纸张的力量足以改变一整个时代,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不光是因为他这辈子想做一个治世之臣,也是因为……因为,好吧,就是因为他想做个治世能臣。

  这样的想法很简单,很素朴,却不像是他会有的,就连曹操自己都觉得自己怪高尚的,可能是死过一次的人就少了很多畏惧,曹操压根就没想过纸张大行天下之后,同为士族的那些人会怎么看他,因为到那时,这些人恐怕就没有时间排挤他了。

  虽然这里没有类似的话,但姬越还是感受到了“说曹操曹操到”的奇特体验。

  不等姬越开口,曹操就将手中的纸张呈给了宦官顺意,和一般的士族不同,曹操对宦官的态度很平常,顺意都多看了他一眼,随即捧着纸张查验了一番,没有发现问题,几步上前转呈给姬越。

  姬越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眼前这么个白白薄薄的东西完全吸引过去了,一肚子的设想都抛到了脑后。

  她谨慎地看着眼前的纸张,第一反应是拿起一张试验了坚韧程度,白皙的手指在更为白皙的纸面上抚摸数下,随即反应过来,在桌案上铺平,笔尖蘸墨,在纸张上落下一条横杠。

  和木牍相似的一个白薄平面,却比木牍更轻,更薄,也不洇墨。

  姬越猛然看向曹操。

  曹操组织了一下语言,但话还没整理完,就见到了姬越那灼灼的眼神,他当即会意,立刻道:“此物为‘纸张’,以木屑制成,造价在木牍的十分之一,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还会降下一些,此外,还有以破烂布头,草根树皮等物制成的糙纸,造价极为低廉,就算是普通百姓掌握了方法,也能在家制糙纸。”

  曹操的理解完全正确,介绍再多,姬越想听的唯有成本价格而已。

  听到这样低廉的造价,姬越连呼吸都屏住了一瞬,盯着手里薄如蝉翼的纸张,轻声说道:“司空此举,是令天下士族,自此无根基矣。”

  士族曹操躬身行了一礼,只道:“天下学子,自此有路可行矣。”

  姬越大笑出声。

  纸张的事情实在令姬越惊喜万分,对于曹操这么一个功臣,姬越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低缓许多,念及曹操这个身份地位,也很少有不如意的事情了,姬越想了想,回忆起先前曹操似乎是把那个毒死同伴的高丽美人送官法办,又被白起直接斩了首,如今枕边位置还是空的,当即便道:“司空大才,朕都记在心里,纸张之事仍旧交给司空,此外朕再赏赐司空三十六名东瀛美人,家宅百间,赐钱百万,望司空尽心尽力,为大晋再谋福祉。”

  官至三公之位,给再多虚衔也不值钱了,唯有切实的好处才能让人嘴上感激,心里也高兴,姬越即位以来,不,算上姬岂即位以来,都没有过这么大的手笔,可见纸张对于姬越的重要性。

  曹操也怔了一下,百万贯钱和家宅百间虽然价值上更高,但他不是没有过,三十六个东瀛美人才是大头啊,在这个强制天下官员一妻一妾,天下庶民一夫一妻的时代,拥有三十六个美人,这是什么概念?比之汉朝的剑履上殿也不差什么了。

  而且那天夜宴上他记得很清楚,东瀛美人虽然不如高丽美人绝色,但质量个个上乘,而且人数总共就三十六个,这是全都给了他?

  曹操代入了一下自己,别说三十六个东瀛美人一个都不沾手赏赐给底下的人,就是一个,他也心疼得慌啊,昔年大将关羽看中一个小将的妻子要娶,他先把人叫来看了一眼,一看是个绝色,就舍不得给关羽了,后来关羽打死不肯跟他,不说和这个美人有没有关联吧,反正他后悔是后悔,但抱着美人的时候又不怎么后悔了。

  这个小皇帝身边有丽夫人那样的美色,说明小皇帝年纪虽然小,却也不是那种不看重美人的皇帝,就这样了,还先给了他两个绝色,又把如此数目的东瀛美人全都赏赐给他,这对他是何等宠幸!

  曹操挺高兴,又有点怪不是滋味,毕竟到他这个份上,对皇帝的观感是很奇妙的,理智上他对皇权仍有一丝敬畏,但实际上他又曾数次践踏过皇权,甚至临终也思考过很多次要不要称帝,虽然最终还是没有。如今换了一个世道,连基本盘都没了,但心里还是保留了一丝傲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小皇帝的赏识,曹操却连自己也分不太清楚自己的想法了。

  罢,罢,还有什么好想的,难道他不喜爱这个清平治世,反倒还思念那个易子而食的乱世吗?

  他一生征战,杀伐无数,为的不也是这么一个三餐温饱,百姓安乐的世道?

  曹操忽然大彻大悟。

  从今天起,效忠皇帝,面朝天下,做个能臣。

  第39章 明君与暴君

  除了纸张的事情, 姬越想见曹操, 主要是为了落实一下自己的通讯计划。

  两地交通往来, 主要靠驿站之间的快马传信,但信件本身大多由书帛传送,极为轻薄,如果能够解决定向传输的问题, 那么必然要比笨重的马匹更为快捷,姬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管道运输, 以相同规制的长管连接构架成一道翻山越岭的管道,沿着直道蔓延至国境四方,虽然颇为耗费人力物力, 但管道一旦建成, 带来的就是极为迅捷的信息传输渠道。

  曹操被这个堪称异想天开的计划震了一下, 但仔细思索之后,发觉确实有可行性,晋人擅烧砖窑,长管可以用窑烧的方式制作, 各地只要得到相同规制的尺寸就可以自行烧造, 长管一头倾斜,每隔一段路就派专人查看情况, 抵达一地之后再迅速放入新的管道, 剩下的不过是工作量的问题, 这一点又用不着他操心。

  晋人的管道运输由来已久, 大部分是使用中空的竹管连接河流小溪, 采水至田垄,也有两地商贾连接管道运输卤水等物,将信件密封至圆形的器具之中,再以急水冲下,只要途中不出差错,这种传输方式要比马匹方便得多了。

  姬越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她征询了一下曹操的意见,曹操自然是没有意见,刚刚得到三十六个东瀛美人……刚刚得到小皇帝赏识,他正是急于再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立刻就将此事包揽了下来,姬越一点都没让曹操失望,曹操走后不久,她就让少府备下地契铜钱和美人,一并送至曹操府邸。

  少府监今日仍然告假,事情都是由少府属官去办的,在很多时候,属官就等于官员的副手,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可以自行做主的。

  姬越知道,新来的人才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才能用,所以也不怎么注意这个新来的少府监,能分散她注意力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廷尉府目前在办的盗童鬼案,比如柔然的征兵事宜,比如楼兰的练兵情况和官员入职问题,然而就在她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时年四十五岁的少府监诸葛亮在家中摆出了一道八卦图。

  八卦者,上观其天,下观其地,世间万物声息,大则大观,微则微观,道法者观之,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人在其中,可顺天时,可逆天命。

  人究竟能不能逆天改命,诸葛亮不知道,他要是有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本事,那就不做蜀国丞相,直接做周公平天下了嘛。

  事实上,他安居草庐之时,看天下乱世气象还是很清晰的,后来出山,身在局中就渐渐不明了,但他一早就看得出来,刘备是明主,而非明君,明君者身负紫薇之气,命主天下,就像昔年光武帝起事三年直接称帝,而明主,终究只有一时气运。

  所以他所想者最多只有三分天下,而非一统四方。

  不是他不想辅佐明君平定乱世,而是紫薇星黯,世无明君,遍地的烽火笼罩着黑夜,苍生惶惶,不知黎明在何方。

  这一次借尸还魂,诸葛亮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因为他眼前的天地竟然全然颠倒,从无尽的黑夜变成永恒的极昼,紫薇明亮,耀眼夺目,煌煌气运从四面八方涌来,充盈在天地之间,巨大的凤凰虚影傲然凌驾于日月之上,目灼金光,威严地俯视众生,这是他一生从未见过的风景。

  花了两天的时间,诸葛亮才算是慢慢地缓过了劲,同时也对自己如今的境况了解到几分,他所在的这个世道和先前的乱世同根同源,却在春秋之时拐了个弯,诸侯国之中的霸主强晋经历多年征伐一统百国,也没有二世而亡,经历十几代君王统治到如今,正是清平治世,新君姬越登基不过一年,已与国运相连,这是天子掌权的标志。

  而他借的这具尸体,正是晋国九卿之一的少府监,高位实权,自有龙气……凤气庇佑,诸葛亮掐指一算,就算出自己的寿数正好等于这具身体的年纪,尚有四十五年天命在身。

  苍天待他终究不薄。

  诸葛亮这具身体无妻无妾,只有一个外嫁的女儿,因为有孕在身不能回府侍疾,他摸索了一段时间,终于适应过来这一具新身体,也适应了这个充盈着紫薇之气的煌煌帝国。

  在姬越看不到的地方,诸葛亮默默地养好了病,默默地领牌上任,准备默默地给这个新的世道带来一份默默的惊喜。

  姬越如今最关心的是柔然的募兵,第二关心的是楼兰的练兵,第三才是廷尉府眼下的盗童鬼大案,但最先给她回复的是白起。

  白起这个人身上有着很多姬越喜欢的特质,做事勤恳,不畏强权,沉默寡言,连黑也黑得恰到好处,现在还要加上一样,查案迅速,有前朝神断杨复之风。

  虽然白起断案基本靠上刑,从他来了之后,原本居住在廷尉府附近的官员纷纷搬家,别问,问就是心脏负荷太大,大半夜被惨叫声惊醒这种事,谁也不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