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节(2 / 2)


  其他村民呐呐半晌,忽然吵嚷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这么多年被村长一家欺压的事情,事实上撇去那些家里画圈的人家,石山村大部分都是本分平民,如今有了一个倾诉的渠道,立刻爆发了起来。

  甚至还有人在城里看过村长被五马分尸的情况,这会儿也不害怕了,站得高高的,吐沫横飞地给众人讲述。

  被五马分尸的不止村长,一个县要死的人太多了,连租马的钱都是分摊到每一个犯人家里,村长死的那天,菜市口的马从中午一直在跑,累得也实在够呛。

  联合盗童鬼犯案,组织买卖孩童,妇人,涉案郡县多达二十余个,主要案犯多为各地村老,姬越不等各地郡县上报完整,直接朱笔御批,首批就定了三百三十九人的五马分尸大刑,史官将此事一字不差全部记下,私心之外,犹豫数日,落笔又多一行。

  “犯人戮于市,百姓呼万岁。”

  第41章 国子监参观会

  早在姬越动作之初, 就有很多士族先一步反应了过来,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一家在做,基本上大士族都会沾一些, 放在先皇那会儿, 有个法不责众的帽子扣下来, 也就等于没事了。

  但是姬越不一样啊!

  这个小魔星即位以来杀的人还少吗?上至士族郎君, 下到庶民百姓, 这一年间动用的五马分尸大刑数目都要超过先皇一朝的死刑人数了, 就这样了,想睁着眼睛说瞎话, 说百姓怨声载道都编不出来,因为那帮暴民不知道发什么疯,姬越杀人越多,他们就蹦得越欢,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起来,恍然间还以为时光倒流,回到了武帝一朝。

  不少士族都悟了, 为什么小皇帝没登基之前就知道杀叔叔一家, 这种情况但凡康王府还有个活口,士族会支持谁还需要问吗?可惜康王府连郡主生的外姓子都没落下命来,更别提前些日子尸骨刚寒的嘉嫔一家,满大晋掐指一算, 竟然都没个能顺理成章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

  不怪士族一下子连谋朝篡位都想到了, 实在是姬越旗帜分明, 甚至都没有打算给士族留活路,也是到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鲁地的事情,小皇帝哪里是为了组建奴军,根本就是想把士族的兵力依仗先一步拿掉,如今大批青壮奴军远在西域,士族手里没有部曲,以往和他们同气连枝的那些乡镇村老也都被料理干净,这下可好,连反抗都反抗不出浪花来。

  君心向背,民心向背,所谓士族根基,不过是把住了天子与民沟通的桥梁,如今天子有意打碎这道桥梁修一条通天大路,百姓站在对岸欢欣鼓舞,桥梁本身如何想,已经不重要。

  姬越再一次召见了窦英,上一次窦英有意参奏士族侵占良田一事,姬越直言不可轻动,需要缓缓图之,窦英已经做好了缓图十来年的准备,不料这次被召,姬越直接要走了他查验许久的成果,窦英挺聪明的一个人这会儿都有些傻了,下意识地问道:“陛下要对士族下手了?”

  话说得太直白,都没来得及蒙一层遮羞布。

  好在姬越也不是做面子工程的人,一遍认真核对窦英的奏牍,一遍随意应了一声,只道:“如今时机正好,朕也没想到只是区区一宗拐卖案,牵连出如此多的乡镇村老,这些人平日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大部分是依仗士族撑腰,如今首恶伏法,百姓欢欣,局势稳定,到了动手的时候了。”

  窦英浑身的热血往心口流,深深稽首下去,大声说道:“陛下英明!此为万民之福,万世之功……”

  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来通报,说是廷尉到了。

  窦英一点都不觉得尴尬,懂事地退到一边,随即就见到又黑壮了不少的廷尉大步进殿,二话不说就是一个稽首大礼,只道:“陛下容禀,盗童案自郡县查实以来,已经抓获盗童鬼团队多达三十七个,涉案人数近千,经过数日拷打,臣整理出了一份涉案士族名单,请陛下过目!”

  顺意上前接过沉重的竹简,查验过后转呈上去。

  姬越把白起呈上的竹简摊开,和窦英的奏牍放在一起,果然发觉不少重合的士族姓氏,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容。

  白起停顿片刻,又道:“只是这次动刑人数太多,有六百多人死在狱中,尸首抬出来之后无处停放,这些人也大多没有妻儿老小来领尸,臣请奏略去停尸,直接埋葬了吧。”

  按律死在狱中的人需要停尸在官署前七日,以便家属来认领尸体,但这次的情况不同,为了尽快得到名单,让地方上的士族来不及反应,廷尉府原本的人手之外,白起又找来了城中大小屠夫连带厨子百余名,虽然是按照他说的步骤上刑,但都是生手,难免有手重的,死了一大半的人,好在名单出来得很快。

  姬越想了想,说道:“停尸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家属认领之外,也有震慑宵小的作用,既然廷尉府前不够停放,就挪一部分到隔壁国子监去,此外国子监再加一道刑律课程,学生有对此感兴趣的,可以趁此机会观摩一下廷尉狱。”

  白起惊了一下,他之所以建议不停尸,也是怕吓到隔壁学生,这下……真的会有人来观摩廷尉狱吗?

  想到自家脏乱差又血肉飞絮遍地的廷尉狱,白起紧张片刻,准备回去组织一场大扫除。

  从明光宫出来,白起和窦英两个人并排走在宫道上。

  两人虽然同为九卿,但平日里还真没什么交集,想到窦英毕竟也算个文官,白起便道:“府中事宜有些血腥,没惊着粟官吧?”

  窦英摇摇头,反而笑了,说道:“同为陛下做事,哪有什么惊不惊的,只是这等罪民死则死矣,死在刑下反倒便宜了他们。”

  白起见窦英甚至有些遗憾的样子,宽慰他道:“其实也没有便宜多少,熬刑不过的大多是死在屠夫手下,这些屠夫平日杀羊宰鸡惯了,习惯放血,手重了又怕叫我知道,有些人就藏匿犯人,把人堵死嘴,让犯人活活疼死了也喊不出来。”

  窦英有些警觉地竖起了耳朵,发出一个十分勾人叙述的低沉“哦”音。

  白起顿时谈兴大起。

  宫道路遥,两人原本有些距离的并排走渐渐变成了并肩,也不知道是谁先抬起了胳膊,反正走出宫门的时候,两位官员已经是勾肩搭背了。

  国子监前摆满尸首。

  盗童鬼是陆陆续续落网的,有的上刑早,身上没什么致命伤,就是受不住疼死的,也有发炎死的,有的上刑晚,那时候廷尉狱里的人已经没什么顾忌了,眼看别人交代得都很快,就自己手底下迟迟不出成绩,就有很多人下手极为粗暴,以便死了再换人,这些人就是活活打死的,总之死状都很惨。

  白起回到廷尉府之后,先命人快速洒扫了一下遍地血腥的廷尉狱,还十分欲盖弥彰地叫人搬来了一些花盆,企图用花香来掩盖血气,等到在他看来像模像样了,这才派遣属官去了一趟隔壁国子监,说明一下原委,然后把尸体一具具从狱里搬出来,廷尉府前摆一半,国子监门口摆一半。

  正规的停尸是要用木板铺在地上,然后盖一层白布的,但死的人太多了,廷尉府没有这个条件,索性就直接一具具摊平了放在地上,一眼看去,蔚为壮观。

  官署这边是没有平民出入的,国子监的学生们经过了一整天的紧张学习,放饭的时候就一窝蜂冲了出去,都守在国子监的大门前,挤挤挨挨像一群大白鹅似的伸着脖子看。

  这些学生虽然都是良籍出身,但家里遭过盗童鬼的也不少,有好些个学生一点都不害怕,还捡石头砸尸体,放在以前国子监的师长们肯定要教训几句,但这个情况吧,尸体本身就够破烂的了,怎么能说是学生的石头砸坏的?

  也有害怕的,但大家都挤着看,他不看多不合适啊,然而看久了,也就没什么了,最主要的是,这些尸体都是盗童鬼的,平日里这些人来无踪去无影,每从一个地方经过就留下一个哭嚎连天的村落,现在都变成尸体躺在地上,不去看一眼,好像也怪可惜的。

  这都是以后回乡吹牛的资本啊!

  等到姬越的诏令下来,愿意深入了解的学生就更多了,还要不少人把廷尉府当成了就业第一目标。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不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出了强烈的参观欲望之外,还有好些国子监的师长也想去看看,虽然还是打着带学生的旗号,但这些师长眼里的光彩可是比学生要亮多了。

  这就是大晋的文人了。

  就连周解这样的老先生平日里做个诗,还要写写梦回武帝朝上阵杀敌,因为武帝一朝有太多文官因为带兵有功被封赏的事迹,很多读书人都很推崇武帝,即便经历了三十年温吞帝王的治理,大晋的文风还是十分硬朗。

  别问,问就是担心学生。

  周解索性组织了一场参观会,带着愿意去的学生和十来个师长去了廷尉府。

  以两个官署之间一墙之隔的距离,说是参观,其实就和串门没两样,出门左拐走百十步就到了,然而廷尉府平日戒备森严,这一趟在很多人看来,大概是这辈子唯一一次的机会了。

  狄仁杰没去,他已经过了凑热闹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