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0章注定的结果(2 / 2)

  “砰砰砰……”一阵枪响传来,图哈切夫斯基铁青着脸色看着被抬进来的几具尸首,摆摆手让人把这个消息通过电报传到各处。

  “迅速的、不要任何停歇的把这些斯拉夫人全部干掉!”希特勒在得知前线进攻顺利,不过是一个多小时就已经突进了三十余公里之后无比兴奋。

  “告诉前线,我要在11月前往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前为他们举行盛大的胜利阅兵!”希特勒一挥手,哈哈大笑:“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名传千古!”

  “嗨!希特勒!”在场的德军将帅们兴奋的大吼,对于军人来说,没有用战功赢得荣誉而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作为军人,没有比自己的元首宣布将在敌人的首都,为自己举行胜利阅兵,而更值得庆祝的事情。

  是的,几个世纪以来莫斯科从未陷落,如果能够攻陷这座城市,那么毫无疑问的德军和这些将领们将会永载史册!

  而在此时,全球也是一片哗然,德国对苏联宣战了!

  这个消息,在开战后不到两个小时便传遍了世界,从太平洋两岸,再到欧洲内部,到处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谈论的内容无一不是德国对苏联宣战的事情。

  美国白宫里,罗斯福召集内阁成员就德国进攻苏联进行了紧急商讨,华夏京城的华夏政府最高委员会也被赵汉青全数聚集起来,今后准备商量如何对待德国和苏联的关系。

  现在美国人担心的是如果德国也将美国拖入战争,便意味着美国会从大西洋那边对英国提供支持,防备德军有可能的进攻,而事实上美国也是如此做的。

  美国的大西洋舰队现在已经将主战任务转移到了英国,甚至太平洋舰队也开始准备着转移自己的阵地,协同英国发动对德军的反击。

  可惜的是,英国人实在太菜了,三两下被遭遇的德军的围杀,导致海军损失惨重,航空队更是被国防军航空队给打残了,从而引发的是英军在英吉利海峡战役全面的溃败,终不得不放弃本土,撤往了加拿大避难。

  对于各方来说,德国对苏联的开战让人惊诧莫名,但对于华夏政府来说,这件事情他们基本持的态度是冷眼旁观。

  德国和华夏的关系一直极为暧昧,包括赵汉青元帅,华夏政府的主席柳清颜,还有其他委员们似乎也有意保持这种暧昧。

  他们既没有宣布德国为敌国,也没有宣布德国为盟友,主要的目标还是瞄准了日本,至于意大利和德国他们提都没有提。

  “陈诚啊……你看着苏联在德军的攻势下能支撑多久?”柳清颜现在关心的是这个,因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苏联战场将成为最惨烈的战场,双方谁胜谁负都将对二战结局造成巨大的影响。

  虽然战前国防军的评估就告诉了柳清颜,开战之初苏联肯定会损失惨重,至少在半年至一年之内,苏联要损失一半以上的领土。

  军队至少有七成要损失在和德军作战的战场上,但这一切都没有德军的进攻成果来的猛烈,仅仅是一个多小时他们已经破掉了苏军的五道防线俘虏了苏军二十余万之众。

  “我估计支撑不了多久,不过这得看英美方面的反应了。”陈诚皱着眉,对柳清颜回答道:“如果美国让自己的精锐部队全面介入,或许能够帮助苏联人赶走德国人,不过美国佬那会有那么无私。”

  “但现在美国的军队还在训练中,虽然有一定成果了,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在战场上不会掉链子。您知道的,演习终究不是实战。没在战场上生生死死的走一朝,谁也不知道这部队到底是能打不能打……”

  柳清颜点了点头,表示陈诚说的有道理,而边上的段祺瑞推了推眼镜,捻着胡子笑道:“能不能打,打完了才知道。但活下来的可能会带出强兵。咱们的老兵,不都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么?”

  陈诚转过身对柳清颜道:“其实,我还是比较看好美国。”

  “哦?说说看,为何你一定看好美国。”柳清颜对于这个很有兴趣,一直以来他都在德国和美国之间谁会最终取胜摇摆。

  德国在欧洲取得的巨大胜利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在苏联战场上他们也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要与这样的国家为敌,柳清颜心里有些没底。

  但对于美国,他一方面也在考虑是不是要合作,毕竟美国正在组建规模不小的陆军部队,重建他们的太平洋舰队,且他们现在都没有全面的介入战场。

  也就是说,美国算是二战诸参战国中战争潜力最强的国家,谁也不敢说他们全面参战之后,战局不会因为他们的介入而有所变化。

  “无他,美国的战争潜力太强了……”陈诚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一战前期和一战之后,美国累积了大量的工业基础。

  这些都是经过战争检验的,他们的生产能力是无比恐怖而惊人的,直到现在这台恐怖的战争巨兽,还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

  “且美国人口不再少数,兵力完全可以补充的上,即使他们没有太多的兵力补充,别忘记了苏联可是有大量的兵员。”顿了顿,陈诚苦笑着道。

  “在这点上,德国很难和美国比肩,德国不仅在人口上远少于苏联和美国,这就使得他们兵员紧缺,就算他们能够占领大片的资源产地,但是如果战争打下去,他们唯一的路途便是失败……”

  说着,陈诚推了推眼镜:“其实……如果苏德两国如果不是彼此仇视,而且能够展开全面联合,或许会对美国产生巨大的威胁。

  但可惜的是,苏联和德国双方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了,合作是根本不可能的,剩下的就只有干掉对方了……”

  柳清颜没有说话,对于美国的工业产能情况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现在美国还没有全力爆发自己的战争潜力,就已经可以达到月产战机一千余架之多。

  如果他们全面的推动自己的生产力,那么他们的生产能量会达到何等恐怖的地步?

  美国方面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他们有着大量的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在战时支撑了整个美国的军工消耗。

  以飞机为例,美国现在所拥有的飞机生产商便有:通用动力、麦道、波音、诺斯罗普格鲁门、罗克韦尔、费尔柴尔德公司、洛克希德马丁、惠普……等等十数家。

  而同时,这些公司的子公司或母公司也有大量的企业在生产其他的武器装备或零配件,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构成各种规格化的零件有大量生产的可能。

  多数的工厂他们并不生产完全的整个装备,这些生产工厂只从事自己擅长的生产方式,在所有规格化的零件生产完成后交付便可。

  组装方面则是由专门的工厂进行组装,这令他们构成装备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共通性且效率更高,造成这一切的,源自于美国人在1798年的发现。

  当时美国人在武器工业中运用互换性原理以批量制造零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于是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在1927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提出“标准化对工业的极端重要性”的论断;从1916年到1926年里,世界上共有25个工业化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并且美国于1926年进而成立了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范围从机电扩展到其他组织。

  这导致的是整个美国在生产零配件方面高度一致,从而让他们可以从容的将武器设计出来然后大量的零件商将零件生产出来然后全数在一个工厂组装。

  当然,华夏的标准化最早应该是出现在秦朝,在出土的兵马俑弩机这样的精密部件,甚至可以实现同型号互换。

  但可惜的是,这些早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无疑是非常可惜的。现代标准化的源头,只能是追溯到美国人所制定的那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