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4章(2 / 2)


  男童张了张口,再无先前对答的镇静从容,结结巴巴道:“我……我和白芷斗、斗草,不小心……弄乱的,马上就收拾好。”

  “是,马上就收拾好!”白芷亦跟着说,看着夭绍,滚圆的眼睛扑闪扑闪,神色极其认真。

  夭绍哭笑不得,扶额道:“罢了,今日夜黑难辨诸草,明日一早我自来收拾,你们去别处玩儿。”又看了看那两个尤自发怔的小童,叹了口气,落下窗扇,转身走去书房。

  .

  书房中,沐奇正站在西侧墙壁前,一手捧着茶盏,一手拉开墙壁上悬着的一幅战图,仔细端详着战图遮掩下的那幅山水画卷。

  夭绍提步而入,笑道:“这是宋渊先生原先挂在这里的画,阿彦前几日待在竹舍养病,放心不下战事,便将战图悬在此处,日夜参详。”解释至此,她叹了口气,语中微有无奈:“他心中只有战事,以往若是见了这样的山水图,如何舍得让它这般藏蔽暗处,如今竟一眼也不顾。”

  沐奇笑着放下战图,转身道:“郗公子关心战事自是应该的,这可关系到家国社稷、万万人的性命,岂可等闲视之。”

  “若他的心思只这般简单,那我也无甚担心的了,”夭绍轻轻笑了笑,展臂道,“三叔坐吧。”待二人坐定,便问道:“三叔何时来的?”

  “与钟晔一道出军营的,”沐奇笑道,“只是不想与他撞上,绕了路来静竺谷的。”

  “原来如此,难怪出谷时我也不曾见你,”夭绍一笑,看着他,“三叔入夜来找我,想是有事?”

  沐奇道:“无甚要事,小侯爷几日不曾见郡主,在军中他又离不开,因此嘱咐我来看看郡主,说今日天中节,让郡主莫要忘记喝些蒲酒。”

  夭绍微笑颔首:“我知道。”目光柔和,想了想,说道:“我做了菘菜鳝鱼羹、脯酱炙白肉,都是他爱吃的,你待会带回营中罢。”

  沐奇点头应下,放下茶盏,却不辞行,踌躇一番,轻道:“有件事,我想告知郡主。”

  “何事?”

  “我今日接到了太傅的信函,”沐奇缓缓道,“他说已为我在军中谋得官职,任职文书与官印已在途中,让我从此留在小侯爷身边,以为辅助。”

  夭绍闻言稍愣,却也无谓多想,笑道:“七郎如今勇虽足,谋略却是稚嫩,正缺三叔这般可堪军师的人指引,阿公想得极是周到。”话说完,方觉沐奇神色怪异,望过来的目光深远晦涩,似有它意,不由怔了怔,“还有何事?”

  沐奇低眉垂目,轻轻叹了口气,慢慢道:“太傅信中道,与荆州战事拖至如今胜负难分,远超朝中预料。如今朝中促战声渐盛,想来不过几日,便有旨意促三军速与殷桓决战。太傅嘱咐道,此战虽难,但小侯爷今后若要提领一方,务必要于此战中建立功勋。又道,以殷桓在荆州的多年根基,一战绝不能摧毁荆州军,纵使战胜,荆襄十三郡地大人多,怕难以齐心归顺,须得一番时日方能清除殷桓余党,决战虽求速成,人心归拢,还要按部就班,不可操之过急。”

  夭绍微笑道:“此话阿彦也说过。”

  沐奇神色不动,继续道:“太傅还道,决战之后,让小侯爷继续留在荆州,请郡主与郗公子先回邺都。”

  夭绍道:“为何?”

  沐奇看了她一眼,慢吞吞道:“一为郡主擅留北朝、数次违旨请罪;二来,让你与郗公子早日回邺都完婚。”

  夭绍赧然一笑,轻声道:“此事并不急……”忽觉不对,话语顿住,看向沐奇,“阿公他的意思是――”

  “是,”沐奇又垂下眼帘,“恕我妄自揣测,九年前的祸事虽未牵连谢氏一夜颠覆,太傅怕也因此寒了心。东朝建国百年来,谢氏虽为朝中贵胄,长盛未没,然时至今日,无一朝有自己的藩镇根基。先前我二哥本在徐州经营多年,但如今郗公子归来,北府士卒的心,自始至终均向郗氏,徐州迟早拱手归还。而今东朝诸州皆有主,只荆州情势莫测。殷桓一旦落败,荆州无人提领,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江襄,西通巴蜀,自古便为强藩巨镇,因控带怒江上游,更是邺都咽喉。若谢氏能藉此机遇以荆州为根基,进退再无虞患。太傅的意思,是让郡主略谏言郗公子,请他在决战后于教化荆州军民诸事上,稍指点小侯爷一二。”

  “指点?”夭绍苦笑,“是请阿彦不与相争的意思罢。”

  沐奇不置是否,硬着头皮接着言道:“除此以外,此边战场结束,邺都还另有一场困局,太傅说,此局唯有郗公子可解。”

  夭绍沉默起来,转头望着窗外夜雨,不再出声。沐奇等待半晌,见她再无开口之意,起身弯腰一礼,正待退出房外,夭绍忽道:“三叔。”

  沐奇止步。夭绍斟酌顷刻,方道:“听说苻子徵已去了邺都。劳烦三叔,让人帮我探一探他在邺都的行踪。”

  “是。”沐奇揖手。

  .

  送别沐奇后,夭绍在堂上用了些晚膳,而后退至内室,洗漱过,便静坐案边,拿出郗彦的战袍,于灯下细细摊平。

  烛光下,那袭黑绫勾嵌金丝,光泽寒凉,有如星芒。夭绍手指掠过战袍内侧,针脚细密,衣领处尚非十分柔软,显是崭新的衣袍,还不曾用过。她想了想,自案侧取过笔和纸,在灯下仔细描绘出一个图案。而后打开一旁木匣,自里面拿出针与线,一时也不敢直接就将针刺上战袍,只寻了一件旧衣,一针一线,慢慢织绣起来。

  不知多久,待那图案终在旧衣上露出了轮廓,夭绍左看右看,双眉直蹙,终知自己在这事上毫无天份。放下针线,揉了揉手腕,起身待要倒杯水喝,忽觉竹舍外响起马蹄声,愈近声愈轻,而后马鸣声似止在栅栏外,丹参的呼声在前庭响起:“何人夜访?”

  那人似回答了什么,声音极低,夭绍并不曾听清,只闻丹参笑声清脆道:“郗公子进来罢,郡主还没睡呢,并没有吵到她。”

  夭绍闻言,这才推开房门,快步至前庭,郗彦亦刚拴好马至廊下,面庞罩在斗篷之下,看不分清,只唇边笑意温润柔和,言道:“我来取昨日落在此处的文书。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取文书?夭绍笑容微收,淡淡道:“我睡不着。”上前接过他褪下的斗篷,看到他被雨水打得半湿的青袍,皱了皱眉。郗彦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微微笑道:“你今日心情不好?”

  夭绍横他一眼:“无甚么事,为什么心情要好?”

  郗彦被她问得一怔,无话可说,也不知她又在生什么气。想着她总是这样喜怒无常的,他也并不以为意,抚着她的鬓发笑言了几句,待她容色微温,便先去了书房。夭绍让丹参去内室取郗彦的衣袍,自己则在前堂上倒了杯温水,刚至书房前,却听那人几声压抑的咳嗽,心中一惊,忙入室中,问道:“怎么又咳起来了?”

  郗彦稳住气息,在书案后坐下,轻声笑道:“无事,想是今日不曾吃药之故。”

  “不曾吃药?”夭绍面色微冷,狠狠盯他一眼,在他身边跪坐下来,伸指便去探他的脉搏。

  郗彦亦不阻止她,缓声解释道:“我方从夏口回来,未曾停留营中,直接来了此处。钟叔已熬好了药,我回去便喝。”

  夭绍诊过脉搏,见他确无大恙,方略略放下心。但闻此言,丢开他的手腕,言道:“便在此处喝。谁知你回去会不会又忘记了?雪魂花刚服用下去,未出十日,你便又这样放任自己?”连连数落,不给郗彦出声的机会,就豁然起身,疾步出了书房。

  郗彦无奈,看着她离去,又轻咳了数声,执起案上杯盏喝了几口热水,方觉喉中不再干涩得难受。

  .

  夭绍捧着药碗再至书房时,灯火已然灭去,里间空无一人。她心下一紧,忙至前庭。堂上亦是空寂,只有丹参闲闲地倚坐在门框上,以草叶编作蚱蜢,望见夭绍步履匆匆而来,不等她询问,便笑道:“郗公子去了内庭。”

  见夭绍略有怔忡,他眨眨眼,似猜透她心中的疑惑,悄声言道:“因为我告诉郗公子,郡主室中有件旧袍子煞是奇怪,上面青青紫紫的不知绣着何物,乍一看上去,倒像是什么鬼符。郗公子想也是好奇,便去看了。”

  夭绍怫然:“什么鬼符!是蔷薇。”

  “原来蔷薇是长成那样的,我却不知道。”丹参笑个不住,看着夭绍,清秀的眉目间尽是淘气之色。

  夭绍瞪瞪他,转身要离去时,又道:“你不必守在此处了,去休息罢。”

  “郗公子待会不走么?”丹参道,“我还要关门。”

  “无事,我关便可。”夭绍轻声言罢,端着药碗,直去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