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4章(1 / 2)





  钟晔抚了抚长须,淡淡一笑:“知道了。”不再多说,转身离开。入帐中处理完留存的军务,倚在案边沉吟半晌,眸光盯着飘摇的烛火,只觉思绪渐渐远去。

  “下雨了!”帐外忽起几声轻呼。

  枯坐案边的钟晔这才微微一动,倾耳细听,风声扑打帐篷,只有细微的簌簌声,想是雨势尚弱。方才的思绪凝于一处,不知为何益发怔忡。再想了一刻,他目光略亮,猛地起身,披了斗篷出帐,径至中军帅帐中。片刻后出来,手中提了一个包裹,让亲兵牵来坐骑,戴上斗笠,纵马驰出营寨,踏上西山幽径,直往山中深处而去。

  两侧峰林崔嵬,行得愈远道路愈狭陡。夜色渐至,细雨转大,积水蓄于山石道上,一时难以流散,缝隙处青苔暗生,更是滑险。钟晔心思飘忽,只管策马急行,至一处山涧亦不曾多顾,欲提缰腾跃过去,却不料马蹄打滑,顷刻直坠山涧。

  钟晔这才醒过神,想要弃马纵身,却又可惜跟随自己多年的坐骑,踌躇之下,情势更糟。眼看人便要落入涧中,电光火石间,凌空一道紫鞭掠至身前,紧扣住他的马辔,连人带马,直拽上岸。

  “好险!”有人长舒一口气,显是余悸犹在。

  声音自头顶上飘来,钟晔抬头,只见一条人影自山壁上轻盈飞下,亦戴着斗笠。那人不紧不慢地收了紫玉鞭,而后微微扬起脸。黑夜中虽看不清晰她的容色,然一双眼眸如秋水澄净,却可见得分明。

  她笑看着钟晔,问道:“钟叔这是怎么了,竟老马失蹄?若非我正要出谷,你岂不是已掉到水涧中了?”

  “郡主。”钟晔自觉老脸无颜,讪讪下马行礼。

  夭绍扶起他,微笑道:“好在此涧不深,只是马儿受了这一惊,倒是烦躁得很,过几日你想带它去战场,怕是不行了。”她可惜地叹了一声,伸手慢慢抚摸马的鬃毛,试图安稳它的情绪。

  钟晔却似无动于衷,笑了笑:“再换一骑便可,军中战马不缺它一个。”那坐骑闻言似有所觉,奋蹄瞠目,愈发地狂躁不安。

  夭绍啧啧称奇:“这马甚有灵性,像是生气啦。”

  钟晔一笑不语,目光瞥了瞥坐骑前蹄伤处,低低叹了口气,伸出大掌轻拍马背,令马稍安。而后才看向夭绍,见她一身蓑衣,笑问道:“郡主出谷可是去找少主?”

  夭绍抚在马背上的手微微一顿,轻笑着点点头:“是啊,他今日到现在还不曾来,想是在军中脱不开身。我闲着无事,把药送过去,也省得他来回奔波。”

  钟晔道:“少主去了夏口,还不曾回营。听说湘东王与汝南王也都去了江州营寨,想是有要事相商。少主临走时倒是吩咐过,若酉时还未回来,便让我来通知一下郡主,让你不必担心。”

  “如此,”夭绍垂眸思了一刻,将腰间系着的一包鼓鼓的锦囊拿下,交给钟晔,“那就劳钟叔带回军中罢。此药耽搁不得,若戌时他还未回营,便让人送去夏口,子时之前一定要服用。”

  钟晔颔首,接过锦囊在袖中放好,亦想起一事,转身解下马背上的包裹给夭绍:“这是郡主上次说起的,少主的战袍。”

  “多谢钟叔,”夭绍将包裹揽入怀中,撇撇唇道,“你家少主却是善忘的,跟他说了无数次,他都不记得带来。”

  钟晔笑笑不语。夭绍微侧过身,让出道来:“入谷中饮杯茶罢,这马的脾气一时半刻估计静下不来,你在竹舍稍歇一歇。”

  “不饮茶了,”钟晔辞道,“阮朝将军还有军师今日都随少主去了夏口,军中唯我和小侯爷守寨,不能在此久待。”言罢,他再伸手拍了拍坐骑,道,“这个畜生,便劳郡主帮我照看两日。”

  “好。”夭绍亦不强留,含笑牵过马缰,转身离去。走出几步发觉身后老者全无动静,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却见他立在原地望着自己,面目模糊在风雨夜色间,虽看不明朗,但那素日高大强壮的身影此刻沉没在嵯峨山影间,雨水拍打其上,竟无端透出几许沧桑老迈,和一缕似有似无的愁绪。

  夭绍微微讶异:“钟叔是否还有话要说?”

  “郡主……”钟晔轻轻叹息,颚下长须于风中不住颤动。他眼眸低垂,似思索了片刻,终慢步至她面前,屈膝跪地,匍匐叩首。

  “这是做什么!”夭绍大惊,忙俯身扶他。

  钟晔身躯如石,任凭她如何用力,他却动也不动。“郡主勿怪,钟晔如此,乃有所求!”他缓缓开口,声音击打地面,雨水浸入唇间,一字一字,低沉有力,如石坚定。

  夭绍愣了一会,只得将手收回,道:“钟叔但说无妨。”

  钟晔以头抵地,重重叩首:“郡主这次救了少主的性命,钟晔身为郗氏家仆,不知如何报答,只能叩首谢恩。”

  夭绍言道:“他的毒因我而起,这是我该做的。”

  钟晔微笑,再度重叩于地,道:“此半年来,郡主对少主不离不弃,北上南下,万里迢迢,钟晔深感郡主情义,叩首以谢。”

  夭绍唇边略起一抹笑意,轻声道:“他是阿彦,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你谢什么?”

  钟晔欣然,少女语中的温柔情意他听得清楚,不由长松一口气,雨水自脖颈间倒流满面,眼眸干涩处,亦浮起一片朦胧水光。他直起身,再想出声时,却觉出嗓中微微的哽咽之意,忙稳了稳情绪,低声道:“郡主,少主如今虽用了雪魂花,但中毒日久,体内寒毒并未全清,一旦不服寒食散,精神体力将是何种状态,谁也不能分晓。那燕然山的雪魂花,何时再开,何时取得,皆是未知之数。而且,高平郗氏自九年前就已全殁,即便如今冤情得反,亦无昔日的辉煌,而晋陵谢氏荣膺却不下当年……”

  夭绍见他说了半日不至要点,不由蹙眉:“钟叔究竟想说什么?”

  “郡主和少主的婚约――”钟晔话语稍顿,犹疑片刻,还是径直道,“勿怪钟某莽撞,敢问郡主,昔日谢公子为郡主定下的婚约,郡主可有反悔之意?”

  “婚约?”夭绍脸上一热,双手在袖中悄然握紧。当日在萧璋面前主动说起婚事是情非得已,气盛之下脱口而出,全然没有女儿家的矜持,事后想想,也是羞惭。连带这段日子与郗彦独处谷中,亦难免时有尴尬,更无论此刻钟晔骤然提及,她再洒脱,还是些微局促起来。

  她微微侧过身,本欲不答,转念又觉钟晔今日行止端肃,面色凝重,诸话亦绝非玩笑之言,想了想,还是不忍拂他意愿,言语含糊在嘴中,低低而出:“自然无悔意。”

  山中无杂声,雨声微微,她的话再轻,入耳却是清晰。钟晔欢喜至极,喟然长叹道:“日后有郡主陪在少主身侧,我便可放心了。”俯身下去,又叩首一次,才起身站直。

  “我走了,郡主请回罢。”他抱揖一笑,转身离去。脚下大步而行,身影磊落一如往昔,再无方才的一丝老态。

  夭绍目送他消失在山中甬道的尽头,想起方才他的话语,低下头,抿唇笑了笑,牵着马匹慢步回到静竺谷。

  .

  谷中深幽,一带清泉缓流山石间,水色脉脉。泉上青竹搭桥,桥尽处林木葱葱,雨珠滴落枝叶上,淅沥声不绝。林中小道蜿蜒,因时已晚,每隔十丈悬一盏风灯,清风吹拂下,光影摇烁,益发有雨雾朦胧之意。林后是一条白石铺成的阔道,百步之外竹木潇潇,其后飞檐高阁,隐约可见火光闪动。

  湘东王主簿宋渊的别舍甚得山水灵秀,十数间屋舍皆竹木筑成,背靠青岩,独居幽处,围周皆种花药,雨天下香气素淡宜人。别舍之前,是苇棘绕成的篱栅,夭绍推开柴门,将马牵入马厩,入竹舍之前,在廊下褪了蓑衣斗笠,换过木屐,目光瞥到一双遗弃在阶下泥泞不堪的黑靴,便提声问道:“丹参,别舍来了客人么?”

  堂上左侧的小阁中有人迅速应道:“说是郡主的随侍,姓沐的先生,正在书房等郡主。”

  嗓音虽童稚,却已有几分清隽之气,不慌不忙地道来,甚是淡静。

  夭绍却只觉奇怪。往日她每从山中采药回来,那两个童子必定迎至廊下来,今日倒是镇定得很。她走去小阁,那边窗牖开了一条细缝,一女童正怯怯地探出头察望,明眸皓齿,肤如雪团一般,只六七岁的模样。一见她来,女童忙瑟瑟缩了脖子,砰地关闭窗扇。

  “又闯什么祸了?”夭绍霎时头疼,掀开窗扇。

  “无事,无事,”那女童乍起胆子挡在窗口,双手乱摇,“无事!郡主快去书房吧。”可惜她虽想努力掩饰,但身子太过弱小,并不能挡住夭绍的视线。

  “怎么回事?”夭绍讶然看着屋内,双眉紧蹙。

  里间一片狼藉,适才她出去时刚刚归整好的药草如今遍地洒落,一眉清目秀、梳着垂髫的男童站在室中,手里还抓着两把紫草,愣愣看着她,脸上涨红,狼狈不已。

  “丹参!”夭绍佯作恼色。